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专题 > 科普昌吉 > 科普

春季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九游会ag

发布时间:2024-04-12 17:00:17 来源:新华网

  

  春季多雨是野生蘑菇生长季节也是中毒的多发季节,新疆有300多种蘑菇,以"勿采勿食野生蘑菇,严防严控中毒风险"为主题,向社区居民讲解野生蘑菇中毒的预防知识,“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野生食用菌是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但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发生中毒,甚至会危及食用者生命。为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下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您需要了解。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毒菌中毒的临床类型,1.急性肝损害型:此型中毒绝大多数为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潜伏期10—24小时,最长可达数日。病情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达90%以上。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致命鹅膏(白蘑菇、白罗伞)

不同类型的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也有一些毒蘑菇同时含有多种毒素。其中,急性肝肾损害型最为严重,可损害人体的肝、肾、心脏和神经系统,对肝脏损害最大,可导致中毒性肝炎。病情凶险而复杂,病死率非常高。相关数据显示,2004-2020年,我国毒蘑菇中毒事件数:972起,其中中毒人数:5797人,病死率高达:20.30%。“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在形态上很难鉴别,老百姓所谓的一些生活经验不够完善和可靠,其实不只是普通群众,很多蘑菇单凭肉眼观察,就连专家也不敢妄下结论。”自治区疾控中心消感中心专家、自治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袁江玲说。

提醒公众,不要采食野生蘑菇(菌类),尤其不要轻信所谓的“老方法”去分辨蘑菇(菌类)是否有毒,可在正规市场(有营业资质的店铺)买蘑菇(菌类),在加工蘑菇(菌类)时要炒熟煮透,切忌凉拌生吃,同时要注意,吃蘑菇(菌类)时不要喝酒,有些野生蘑菇(菌类)会与酒发生反应,引起中毒。

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怎么办?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治疗。2、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3、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反复呕吐导致的脱水、休克。4、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以防窒息,并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5、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野生菌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6、对于具有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重度患者需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吃野生菌如果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可以采用催吐的自救方式,将体内残留的野生菌吐出体外。还可以选择喝水,促进代谢,排出毒素。但如果呕吐、腹泻症状较重,需要及时去急诊科就医,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

1、催吐:当吃野生菌中毒以后,应当想办法将残留在体内的有毒物质吐出体外,可以用手指或筷子按压舌头的根部,刺激咽喉部位,产生反射性呕吐。催吐可以减少体内毒素的含量,但是这种方法仅在吃下野生菌时间不长的情况下适用。如果距离吃完野生菌的时间比较长,这种方法效果不佳;

2、喝水:如果吃了野生菌有一段时间,用催吐的方法效果不佳时,可以多喝一些水,加快身体的代谢速度,促进排泄,尽量减少毒素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

如果中毒引起的不适较重,需要及时去急诊科就医,避免盲目自救和拖延。通常可以遵医嘱采用硫酸镁溶液进行导泻,将毒素排出体外,缓解中毒的症状。也可遵医嘱应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腹痛症状。对有脱水症状和短期内不能进食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补液治疗,选择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

  (作者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六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唐临江]

ag九游会官方网站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