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庭州e评

庭州e评|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的文艺表达-九游会ag

发布时间:2023-09-12 20:25:48 来源:中国昌吉网

  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的文艺表达

  成军芳/文

近期,刀郎新歌热度持续升高,引发国际国内关注。作为新疆女婿的刀郎,无论是歌曲取材还是歌曲风格都凸显新疆味道,而他发布的第六首作品《奇台三十里》,使得昌吉州奇台县进入大众视野,歌词所展现的老人的故事也向大家展示了新疆屯垦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26日听取新疆自治区和兵团汇报后指出要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用歌曲等文艺形式讲好新疆故事是当前新疆宣传的有效渠道。

通过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来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睦,生态良好,文明进步,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度提升,挖掘新时代鲜活的故事,全方位展现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文艺作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奇台三十里》所描写的一位屯垦戍边的老人,正是记录了人民的故事来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才能够恰如其分地深入人民精神世界,创作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作品。

通过新疆悠久历史文化来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奇台地处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天山北麓绿洲,历史文化悠久。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唐朝墩故城遗址就在奇台,它是唐代蒲类县遗址,还发掘出带有围墙的唐代院落、同时期共存的佛寺和景教寺院、罗马风格的公共浴场等类型丰富的遗迹,印证了自唐代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见证。《奇台三十里》从一位屯垦老人的葬礼入手,勾勒出军垦戍边人平凡的一生,追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万解放军进疆、八千湘女进疆,各地青年到新疆开发建设新疆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也让屯垦戍边的历史进入人们的视野。奇台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权最早屯垦戍边的地方之一,解放后也建有农六师奇台中心团场。早在东汉时期,戊校尉耿恭就在车师后部(现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的金满城遗址)屯田,后来受到了匈奴的进攻转移到了疏勒城据守卫,疏勒城就是今天奇台县江布拉克的石城子遗址。清朝时期也在奇台头屯三屯小屯进行屯垦,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这些历史都证明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值得挖掘,故事精彩纷呈,讲好新疆故事,一定要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

通过挖掘援疆故事来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除了屯垦戍边、八千湘女进疆支援新疆建设,从1996年,第一轮援疆正式启动,19个省市牵手新疆、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极大的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让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充分彰显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奇台三十里》所描写的屯垦戍边的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援疆干部”,歌词最后多次重复“一年又一年”,并以“一年又一年”来结尾,描写的就是这批最早的“援疆干部”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终生,并世代扎根边疆的情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支援边疆建设,举全党全国之力做好新疆工作,新疆才进入到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迈向建设美丽新疆的新征程。庭州大地上正在上演着无数感人的援疆故事,讲好新时代的新疆故事,一定要充分挖掘一幕幕感人的援疆故事。

《奇台三十里》作为用歌曲讲好新疆故事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全媒体时代,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和个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期盼更多用文艺形式来讲好新疆故事的作品,来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来源:中国昌吉网·庭州e评

  编辑:马晓艳

  校对:官静

  责编:唐临江

  审核:王彦君、罗青、仇建鹏

[责任编辑:官静]

ag九游会官方网站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