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援疆 > 综合

援疆人物|照亮孩子心灵的一盏明灯——记教育部第二批“万人援疆支教活动”援疆教师邓健-九游会ag

发布时间:2023-11-15 12:09:40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杨鹤 通讯员 刘鑫承“教学楼内外都粉刷了一遍,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我的班级就在这栋楼里,下一节是我的道德与法治课。”邓健边走边向记者介绍学校的情况。

  邓健是教育部第二批“万人援疆支教活动”援疆教师,现援教于呼图壁县第四中学,担任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今年是他在呼图壁县援教的第四个年头。

  2020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二中学接到任务——支教新疆。远离亲人,去陌生而又遥远的地方,大家有些犹豫不定。当时担任宁德市霞浦县第二中学副校长的邓健毛遂自荐站了出来。

  从“中国诗歌之乡”宁德霞浦县到“西域春城”昌吉州呼图壁县,适应了生活习惯和气候的差异后,邓健渐渐融入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他认为,一名教师要想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首先要熟悉学校的各个方面,于是,他查阅学校办学历史,分析课本教材,与同事进行交流,了解本地教育教学发展现状。

  邓健了解到,呼图壁县第四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农牧区,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为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他坚持从生活中寻找实例,积极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的外延,并编写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点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邓老师的课内容丰富又有趣,我们特别喜欢。大家通过背诵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点,成绩提高了不少。”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苏清婷说。

  在邓健看来,道德与法治课虽属中考开卷科目,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科目。让学生背诵知识点,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牢固掌握知识。

  为什么愿意留疆继续支教?对邓健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陌生,因为他被问及太多次。他说,援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想为呼图壁县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为这里的孩子多做一些事情。

  2021年,结束援疆支教工作的邓健主动申请继续留校。这次,他动员妻子许小娟也来到美丽新疆。现在,他们夫妻二人都在呼图壁县第四中学支教。

  主动担任班主任、定期家访、关心帮扶困难学生……这些年来,邓健以校为家,主动融入当地学校,关心关注学生成长,和同事互相帮助,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称赞。

  “邓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他是第一个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的支教教师,也是主动要求去家庭困难学生家家访的教师。”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年级主任卫晓波说,邓健从不抱怨遇到的困难,总是耐心解答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

  “无论安排哪门课的早读,邓老师总是坐在讲桌前批改作业,其他老师家中遇到急事或者调不开课,邓老师便帮忙代管班级。”呼图壁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党支部书记袁雪补充道,午休时,邓健也在办公室备课,填写家访联系手册。

  “邓老师联系爱心企业给球队捐赠了许多运动装备。”

  “我们合唱团的衣服也是邓老师为我们添置的。”

  “邓老师为班里添置了空调扇,我们能炫耀好久。”

  ……

  当记者问起学生对邓健老师的印象,他们争着列举了邓健办的诸多好事实事。

  生活在素有“足球之乡”美誉的霞浦,邓健对足球情有独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班里部分学生具有运动天赋。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邓健积极联系宁德市企业家为学校足球队捐赠了运动装备。今年暑假期间,邓健积极推进宁德市霞浦县与呼图壁县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交流活动。“我希望霞浦县与呼图壁县两地的孩子能踢一场足球友谊赛。”邓健说。

  在采访中,邓健时不时拿起手机确认时间,在他泛黄的透明手机壳里,夹着一张手写课程表,课程表上用红色记号笔标记着每周的道德与法治课。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公民在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时,互联网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穿过长长的走廊,八年级(1)班的教室里传出邓健的声音。

ag九游会官方网站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