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廖宏鹏
春分刚过,我和摄影家韩承峰邀请郐振明夫妇到昌吉市南部山区的庙尔沟乡走了一趟。因为昌吉市要在那里将一栋旧建筑改造成艺术创作及写生基地,我们想听听他们关于今后运行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让我心中泛起涟漪。山上在下雪吗?道路会不会泥泞?就这样走着,瞅着,心也一直悬着。还好,车没到硫磺沟镇,雨便收住了野性的脚步。
太阳破云而出,连绵的山峦顿时变得红润起来,也暖和了些许。
道路随山形变化起起落落,雪峰、峭壁、树林、河谷、水库、坡道、牧民、毡房、羊群、汽车等浮现眼前,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或明或暗、或动或静,好似观看立体电影,让人神清气爽。
“新疆太美了!”振明望着窗外,自言自语,“好想常住在这里,天天作画。”
“这个不是问题,好办。”承峰接过话茬。
振明一本正经:“新疆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可惜案牍劳形,难得悠闲!”
振明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推崇徐悲鸿、任伯年、黄胄、叶浅予等老一辈艺术家,博采众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画创新技法熔铸于新疆的山川草木、人物事件、社会变迁和生活日常,在人物造型、情节安排、墨色浓淡等方面精益求精,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也许是受长期熏陶感染,抑或是亲情召唤使然,振明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最终化成无声力量,引导妻子和儿子相继走上了绘画之路。
小车翻过山梁,便是今天的目的地。高山、森林、河流、村落、炊烟、雄鹰、牛群等景致跃然眼前,大景套小景,暗景衬亮景,我脑海中立马冒出古人的诗句“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24岁那年,振明曾带领学生到过庙尔沟林场采风写生。那时候,林场就在河边的开阔地上,流水淙淙,羊群欢叫,草木葱茏,让他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田园牧歌般教学时光。
“野外写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振明说,“新疆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自然的、社会的、民俗的等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我们继续溯头屯河南行。
车进黑沟,高山耸立两旁,天空沿沟谷走势被切割成一条不规则的白色飘带。看向前方,z字形的河湾迎面扑来。陡峭山岩上,偶尔悬挂有长短不同、高低不一的冰瀑。窄窄河道里,冰面因雪水流蚀而被划分成细长两瓣,显现出羊脂玉般的温润质感。光秃秃的粗壮大树历经数度寒暑洗礼依然傲然挺拔,更显沧桑遒劲。
终于看到了曾经的庙尔沟林场,振明他们夜宿过的石头房已经不知去向,伐木工人也都转行或者退休还乡。往事依稀,物换星移。林场早被整体划转,由天山林木砍伐场蜕变成了如今的森林保护主战场。
“作为一个生于新疆长于新疆的画家,我是幸福的。”振明说,“这里复杂的地形地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民族记忆,给了我绵延不绝的创作灵感,提供了成长进步的广阔天地。”
说话间,一位哈萨克族老乡走了过来,振明眼前一亮,赶紧迎了上去。老乡年逾80,精神矍铄,面部表情丰富,五官特征明显,是人物画像的理想对象。振明赶紧转身走向小车,接着又刹住脚步,左手拍右手:“哎呀,没带画笔!”
“多好的速写素材。”振明直摆手,“出门匆忙,考虑不周,考虑不周!”
走出艺术创作及写生基地,振明问起庙尔沟地名的由来。我们来到不远处的庙儿沟达坂,观看了竖立在那里的庙尔沟寺庙遗址纪念碑。在那里,我向振明夫妇介绍了庙尔沟地名的由来及周边环境情况。这里东接乌鲁木齐市菊花台、谢家沟,西通昌吉市索尔巴斯陶、江布拉提,北邻努尔加大峡谷和百里丹霞风景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可谓旅行者的胜地、艺术家的天堂。朱乃正、张华清、全山石、冯怀荣等一众知名画家也曾到过此地,留下不少珍贵墨宝。
振明出生于新疆喀什,他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新疆之于振明,是故乡,是舞台,是机遇,是成功,更是割舍不断的情和爱。
他说,离开新疆这片神奇、富饶且多情的土地,我就成了浮萍、断线的风筝,就会迷失目标和方向。
“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返程路上,我反复琢磨着振明说过的话。
新疆好!好新疆!
ag九游会官方网站的友情链接